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

Bistro Du Vin:城西上的Bistro





港人一向視法國菜為Fine Dining的象徵,與High class形同等號,隨著港人的眼光越來越擴闊,此觀念亦逐漸地改變。

近年在香港開了一些以Bistro形式的法國餐廳,如雲咸街的Pastis,伊利近街的Bouchon Bistro Francais,還有鴨巴甸街的Libertine等等。。。。

城中最新的Bistro,名叫Bistro Du Vin,剛進駐在西環爹核士街,取代了小甜谷的位置。與隔離的Piccolo份屬同一系,當然一個法國,一個意大利,兩者風格迴異。




在六月到大坑Piccolo試菜的時候,主理人R先生透露大約在秋天,會在堅尼地城開設一間Bistro,果然,數月後的今天,Bistro如期開業,他再邀請我們來試菜。



樓底極高的環境,懷舊的裝修,牆上的Vintage,帶點殘舊的法文廣告牌,滲出點點懷舊味道,沒有同系Cepage的高貴,拘束,食客們拿著酒杯高談闊論,優閒的氣氛如置身外地。



除了有一般的Bistro的菜式,如燉牛肉,兔肉,焗蝸牛等等之外,還會有是日精選,寫在餐廳內的黑版上。大多是海鮮菜式,除了兔肉,牛面肉是外地入口,其餘的食材,大多是全部是來自本地,包括海鮮,取自鴨利洲。



正如一間酒館,都有其招牌生啤,一間Bistro,亦有其撚手出品,就是自家製的Pâté,此拼盤有Pork ,Duck Pâté,與慢煮鴨肉,由Pork先吃,邊位的肥膏帶有甘香的油脂,另外的鴨肉則釀入鴨腎,個人最喜歡是味道較濃郁,呈一絲絲的慢煮鴨肉,是絕佳的頭盤,伴麵包吃?淨吃?配紅酒?悉隨專便。



BB墨魚沙律的特別之處,是帶點點暖,店員說此道沙律,有點點西班牙的風格,墨魚略略炒過,已經很鮮甜,雖然醬汁把沙律變暖,但不失爽脆。



一說到Bouillabaise,便想到法國南部馬賽,此一味菜是馬賽特產,如果在馬賽以外地區,就算是同一味,也不能稱之。否則,馬賽人會瓜瓜嘈的。

因這個海龍皇湯的所有材料,是沿用馬賽的海鮮,根正苗紅,才能稱之為Bouillabaise。道理像西班牙的球隊畢爾包,隊中是清一色的巴斯克人一樣!只要多一名外援助陣,也會破壞畢爾包的核心價值。



當然,在Bistro又無須太過執著,此海龍皇湯內的海鮮,全是本地貨,蟹是水蟹,其他的有蝦,雜魚,蜆肉等等,以Le Creuset煲盛上,食法沒有甚麼規矩,不像正宗的湯與湯渣分開上,兩者一舖過。海龍皇湯汁濃厚鮮甜,每口盡是海鮮的精華,喝得不亦樂乎,同時亦不忘伴以麵包,再沾些蒜香蛋黃醬,就算此海龍皇湯,不是由馬賽原裝入口,在規格與味道上,也不會比下去吧。



三道主菜全是肉類,燉牛面肉取自澳州牛,以紅酒,雜菜燉至入味,牛面肉質軟熟,入口即化沒黐牙,連配菜的磨菇,蘿蔔,盡收紅酒汁的精華,香味四溢。



有朋友視吃兔肉,等同吃狗肉貓肉一樣地殘忍,其實不要大驚小怪,在法國人眼中,吃兔肉是家常菜式之一,他們會自己養兔仔來吃,外地的菜市場更會有野兔出售,根本是平常不過的事情,說起上來,我也不嚐此味久已,這道炆兔肉配以忌廉汁,肉質與雞肉沒有兩樣,本身味道亦不突出,幸好有忌廉汁,令到整道菜式的味道頗香。



法國一樣有烤豬,風格有別於西班牙的皮硬肉嫩,這個Suckling Pig的外皮香脆鬆化,皮下肉嫩滑,做法是以鴨油取代豬油來烤,目的令到味道更香,此味是三道菜之中最肥膩的一味,所以配菜跟酸椰菜,即是德國豬手的那一種,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。



三款甜品之中,最深刻印象是梳乎里,是差不多四人份量,質感濕潤而不太空泛,很香滑,配雪糕是一貫的冰火二重奏。







炸檸檬蛋糕配朱古力醬,帶檸檬酸的蛋糕,沾上偏苦的朱古力醬,產生一種微妙的火花。



餐廳後面有個酒庫,收藏不少餐酒,店主目的是以餐酒為主,去取決客人吃些甚麼,始終,蒲Bistro的朋友,總會喜歡喝多兩杯的。

想自攜餐酒?開瓶費全免,但只提供兩隻酒杯。



一大班人來晚飯,頭盤主菜加甜品,連同酒水,大約 四百多一人消費,主菜平均百多元一客,最貴的海龍皇湯為$800 四人份量,餐酒三百多一支有交易,計落條數,其實挺化算的。還嫌貴?午市時段的兩道菜午餐 $98,三道 $118,相信是大家負擔得起的價錢,試過午餐滿意的話,再來吃晚飯也未遲。

Bistro Du Vin:西環堅尼地城爹核士街1D號舖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